摘要 据土拍大数据统计,2022年海门区共计成交33宗经营性建设用地,包含31宗住宅用地、1宗商服用地和1宗教育用地,总成交面积162.97万㎡,同比下降9.7%;总成交金额90.29亿元,同比下降19.15%。
土拍讯 据土拍大数据统计,2022年海门区共计成交33宗经营性建设用地,包含31宗住宅用地、1宗商服用地和1宗教育用地,总成交面积162.97万㎡,同比下降9.7%;总成交金额90.29亿元,同比下降19.15%。
五批次挂地顺利完成
31宗地总成交金额超83亿元
2022年,海门共计完成了五次集中供地出让,共计31宗地块,总成交面积143.92万㎡,总成交金额83.15亿元。五批次集中供地成交情况如下:
一批次推出2宗地块,于4月20日全部成交,总成交面积13.06万㎡,总成交金额3.02亿元,均为底价成交;
二批次推出11宗地块,于7月20日全部成交,总成交面积58.88万㎡,总成交金额30.06亿元,均为底价成交;
三批次推出8宗地块,于11月4日成交7宗、流拍1宗,总成交面积25.1万㎡,总成交金额15.52亿元,其中1宗溢价成交,溢价率为0.5%,其余均为底价成交;
四批次推出1宗地块,于12月5日成交,成交面积0.97万㎡,成交金额0.19亿元,为底价成交;
五批次推出13宗地块,于12月26日成交10宗、流拍3宗,总成交面积45.91万㎡,总成交金额34.38亿元,均为底价成交。
国企仍为拿地主力军
成交楼面价最高10462元/㎡
当前时代背景下,土拍市场国企成为“主力军”,民营企业更多的是观望,谨慎寻求入市机会。从2022年海门区土地市场总体成交情况来看,拿地房企依然以国企和本土民企为主,整体表现平稳。
2022年海门土地市场楼面价破万地块共计5宗,分别为江风海韵地产竞得的R22015地块,成交楼面价10462元/㎡;师山置业竞得的CR22018地块,成交楼面价10380元/㎡;海泰置业竞得的R22030地块,成交楼面价10180元/㎡;瑞城置业竞得R22029地块,成交楼面价10120元/㎡;辉泰置业竞得的R22005地块,成交楼面价10093元/㎡。
从成交楼面价前十榜单来看,师山置业共计拿地4宗,总成交面积15.48万㎡,总成交金额23.52亿元,成交楼面价最高10380元/㎡;瑞城置业共计拿地3宗,总成交面积10.26万㎡,总成交金额14.69亿元,成交楼面价最高10120元/㎡。
主城推地量明显增加
东城板块位居成交金额榜首
2022年海门区成交的31宗住宅地块中,共有14宗地块位于主城区,总成交面积68.96万㎡,总成交金额67.58亿元。其中北城板块共计成交5宗,总成交面积26.28万㎡,总成交金额22.8亿元;东城板块共计成交6宗,总成交面积24.19万㎡,总成交金额36.52亿元;南城板块共计成交3宗,总成交面积18.49万㎡,总成交金额8.26亿元。
新政加持、城建利好不断
助力市场平稳发展
海门于5月份出台了人才新政35条,将人才专项配套资金总量提高到2.5亿元,为人才构建了覆盖项目资助、生活津贴、创业空间、贷款贴息、薪酬奖励的全周期支持体系。
8月份,海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《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主要内容包括首付比例、商业贷款、公积金贷款等,还对房企拿地竞买保证金作了调整,以及要求提高商品住房品质并按照“优质优价”的原则进行价格备案。
此外,2022年也是海门交通利好爆发的一年。9月份,有着“万里长江第一隧”之称的海太过江隧道在海门江心沙正式开工,这也意味着海门境内首条过江通道进入了正式建设的时间序列。
紧接着,北沿江高铁江苏段也正式开工。据悉,北沿江高铁在海门境内设置海门北站,为“空铁枢纽”建设开启新篇章,这也标志着海门正式纳入国家高铁发展网络。
11月份,南通市政府发文,全力推动南通新机场建设 。南通新机场是纳入国家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》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,是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,将与浦东机场、虹桥机场统一规划、统一建设、统一运营、统一管理,共同构成上海多机场体系主枢纽。
如通苏湖铁路湖州先行段也已开工,全线将于2023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,计划工期5年。据悉,如东经南通苏州至湖州城际铁路(南浔至长兴段)起于苏浙省界南浔镇沈庄洋村,终于长兴站,线路全长64.8km,设计速度160km/h,共设车站11座。